XM外汇官网APP报道,海底海底捞(06862)于8月25日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财报,捞年期间营业收入达207.03亿元,上半展现出较强的年业韧性,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绩超盈利水平,核心经营利润为24.08亿元,稳多股东净利润为17.6亿元,品牌利润率分别为11.63%和8.5%,驱动均高于同行。初露成效
海底捞积极回馈股东,海底董事会提议中期股息为每股0.338港元,捞年派息率高达96.6%,上半股息率(TTM)超过6%。年业尽管2025年火锅行业面临较大挑战,绩超海底捞依然通过持续创新火锅场景、稳多研发特色产品、门店优化与强化供应链及数字化能力脱颖而出。此外,多品牌战略的稳步推进,尤其是“红石榴”计划,正在创造新的业务增长曲线。
就业务而言,海底捞的餐厅经营仍是核心,上半年收入为185.8亿元,占比89.8%。外卖和其他餐厅经营收入表现突出,增速分别为59.7%和227%,使得合计收入份额提升至7.4%。为了提升客户体验,海底捞在场景上进行创新,例如“一人食”外卖产品“下饭火锅菜”增长迅速,占外卖收入的55%以上。
该公司还执行“啄木鸟计划”,主动关闭部分经营不达到预期的门店,截至2025年6月,海底捞经营1363家餐厅,另有41家加盟店,上半年新开自营和加盟餐厅各25家和3家。整体翻台率为3.8次/天,人均消费达到97.9元,内地及港澳台的消费均有提升。
在稳固基本盘的同时,海底捞通过多元品牌战略开拓第二增长曲线,使公司在逆周期中获取新的增长点,保证业绩韧性和盈利能力的行业领先地位。2024年8月,海底捞启动了“红石榴计划”,旨在孵化和发展新品牌。截至2025年6月,已形成14个新品牌共126家餐厅,其中“焰请烤肉铺子”成为新亮点,上半年新开46家,总门店数已达到70家,且多品牌推动的餐厅收入增幅超2.2倍。
海底捞的完整供应链是其快速孵化多元品牌的重要竞争力。在产品开发初期的支持、运营管理人才的储备及选址和建造等方面,海底捞的成熟体系显著降低了创业者的成本。同时,公司通过放宽创业门槛和制定激励机制,加速了品牌布局。下半年,公司将专注于优化单店模型,以提升创业品牌的成功率。
海底捞逐步成长的加盟模式不仅能促进主品牌的发展,也有助于“红石榴计划”的多品牌快速复制,形成“基本盘+增长盘”的双驱动格局。
多品牌策略是连锁企业实现第二增长点的常见选择,尤其是在龙头企业中更为典型。海底捞作为火锅行业的领导者,率先展开了第二增长曲线的挑战,并取得了显著成果。
在资本市场上,多元品牌战略即意味着扩展成长空间,形成新的增长曲线,预期估值也可能提升。尽管火锅行业处于调整周期,但海底捞的估值仍有投资机会:首先,估值底部坚固;其次,其多元品牌战略初显成效,业绩韧性强并有成长拐点,具备上行空间。
多家投行看好公司的多元品牌发展,东吴证券研报指出,海底捞的“红石榴”计划已见成效,有望打造第二成长曲线,目标价普遍超20港元。同时,海底捞保持高派息比例,近三年平均超过90%,目前股息率超过6%,对价值投资者吸引力巨大。